經常會有朋友問到,在啞鼓墊上練習都練什么內容呢?我打的是打擊樂,在啞鼓上只有一個鼓墊怎么來練習呢?西安架子鼓培訓來告訴你吧!
時間久了大家就會把啞鼓墊當成是一個熱手的過程或者是練習基本功的工具來看待。
其實這是一個練習思路的問題,真正的學習套鼓,首先取決的并不是在哪里練習,而是思路是否正確。
只有思路清晰,知道真正該練習什么內容對自己進步較快,才是開始提高的時候。
就像是練習聲樂和管樂的朋友,真正專業級別的演唱家和演奏家首先強調的內容是呼吸而不是每天練習某首歌或者是練什么譜子。即使是練譜子,也是在能夠掌控的住呼吸的前提下,通過呼吸來唱,而不是對著譜子“死磕”。
那打擊樂較重要的就是在擊打過程當中的擊打運動,擊打的運動是否能夠平均代表的也是擊打的時值是否準確。
架子鼓學習
試想一下,假如你在擊打的過程當中,運動都不能做到平均的話,時值是不可能準確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朋友說一直跟著節拍器來練習,時值還不準的原因。能否擊打的時值準確,又取決于抬手腕和擊打下去的這一次運動是否能過做到完全平均。
當然這是一個練習過程,由一開始的不習慣到熟練掌握是需要時間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它是幾分音符或者是幾幾拍都是沒有關系,重點練習的就是這個運動的平均性,這一點很重要。運動的平均意味著時值的準確,假如連時值都保證不了,那么無論多么有難度的技巧都只能是空談了。
一直強調我們所練習的是打擊樂,而不是軍鼓,所以在練習的過程當中,當然是要涉及到腳了,它可以沒有踏板,沒有踩镲,在地上就可以展開。
就像是前邊說的平均運動,腳也只需要首先像手一樣把這個運動做到平均,然后和手之間做到同時抬和落,它也不是在打拍子也不是任何音符,只是練習這個運動,同時也為以后的四肢協調運動打下一個基礎。
那么四肢的協調運動究竟是什么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是你的手打下去的同時,腳抬起來(強調同時的原因就是剛剛說的運動一定要平均),我們可以假設把這個運動放在你的右手和右腳上來完成,而你的左手和左腳還可以做出一些其他的運動來,而這些運動的組合就是協調關系的一些初級使用。
譜例如下:右肢保持+左肢加入
演奏法加入
通過練習單擊,雙擊,復合擊等這些演奏法套到協調關系里邊,就會產生一些所謂的節奏型或者音符。那么它是什么音符?從練習角度來說,還是不重要的。
我們只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讓你的演奏法熟練到可以套用到四肢的協調關系當中就。而協調關系也就是你的四肢組合,不管是兩只手的,兩只腳的,還是手和腳的各種組合,你練習的越熟練,表現音樂情感時,就會越豐富。
這不是節奏對位或者是手和腳的對位,手和腳四肢之間是有聯系的有機組合在一起,你聽起來越復雜的變化,越難的節奏,就是它們四肢間的組合越多越縝密一些,但如果從譜子的角度去看,那就會成為幾乎不可能完成的節奏。
所以當你看到一些你不知道在打什么的一些節奏的時候,不要把打出來的聲音反映成譜子,只需要把擊打過程中的運動看清楚就可以了。
這才是練習較重要的內容,把這些內容做到熟練了,在套鼓上適應好鼓的位置,踏板的位置和音色就可以了。
鼓墊,是練習較有效率的設備,但很枯燥,因為基本沒有音色變化。坐在鼓上練習,很快就能夠打幾首歌曲出來。
較后舉個例子,演唱家和在KTV里唱歌玩的人,要求和練習當然是不一樣的。每位朋友的學習目的是不同的,這就看大家對自己的要求和定位是怎樣的了。